
【iMoney智富雜誌—公司心戰室】老施常常強調新手初入職場,首先是要紮實地打好基礎,積極地學好所屬行業的知識和運作,還要比別人多付出時間和努力,把老闆交托的工作做得更好、更快,更多,這樣才能有機會在同輩同儕中脫穎而出,快一步上位,擔起更重要的職務,扛更多的責任,一步步地在公司晉升的階梯向上。
唯一旦晉身至管理層,又是另一層次的要求,不再是一個只需努力按老闆指示負責執行的Operator,而是更着重比拼「腦力」,要懂得思考分析,找出應對問題的辦法,還有最後付諸落實的執行力。
A因循穩健 B嘗試突破
老施有感而發,是因為最近碰到一單顧客投訴的案子,正好由兩位中級管理層的經理負責。A經理做足功課,和各部門的同事溝通協調之後,很快便跑來跟老施報告,希望定出同意賠償的金額底,務求盡快把事情解決。此做法並無不妥,是按照公司一般的既定程序辦事,主要的考量是因為對方聲大夾惡,要脅找媒體公開投訴,A怕對公司形象有損,為求息事寧人,能賠多少便趕緊解決。老施聽過之後,不置可否,另外私下找來B經理,看看他的建議。
B的考量比較全面,提出多個合理疑點,和公司可以採用的論據,提議據理力爭,先和對方周旋一番,試探反應,見步行步,再決定下一步對策,反正結果最後可能也是要賠償,但起碼應該先要試探虛實,把雙方責任釐清,才好討價還價。老施比較認同B的意見,也就拍板進行。就這樣兩位同級經理的功力也就高下立見。
其實A、B兩人都是做事勤奮,認真實幹的一類,年紀也差不多,而且都是在公司上位極快的明日之星,但從他們這次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考量的質素,B無疑是高了半班。老施不禁在想,究竟有哪些原因,令管理層同事在作出建議和決定時,相對地做得比較好呢?這裏嘗試歸納出幾點讓大家參考:
鍛練判斷力 思考要慎密
首先是經驗方面,當然是愈見多識廣愈好,這也是為甚麼做管理層的通常都是年紀稍長,人生工作閱歷比較豐富,自然對人處事的lQ和EQ也較高,「Been there, done that」,見過世面便更懂得冷靜面對各種難題情況。不過年紀不是主因,見識多寡才是,只要自己肯多花時間多找機會增強各方各面不同的Exposure,就能追上,彌補不足。
要為決定做好分析思考,先要做功課蒐集資料,而且是有用的資料。有些同事光靠下屬書面電郵報便作出決定,通常未能全面掌握情況。要是能與下屬直接對話,反覆查證,才能把一些複雜細節了解清楚,明白哪些才是重要的,哪些只是煙幕,這樣才能更清晰地判斷。
不要因為別人位高勢強而害怕,影響自己的判斷,要堅持客觀正確的原則,才能冷靜思考。有時也要以小人之心,提防有人使詐造假。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這句老話,絕對要緊記。
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和分析,像下棋一樣,推敲事情的發展和可能出現的下一步,甚至更多步,找出不同的應對方案,再靈活地見招拆招,也要想好後着,所謂Worse comes to worst,才能立於不敗或小敗之地。
老施看到不少年輕的經理級同事為了爭取表現,喜歡跳出來先下結論,然後長篇大論找理據去支持自己的觀點,事實是本末倒置。領導者要分析問題,應先引導大家從不同方面入手討論,然後逐步分析,才能理出重點。最後結論如何、是誰的功勞,並不是最重要,反而是誰能帶出思考的問題重心,才是有本事成為好領導的關鍵所在。
撰文:施伯樂
大企業部門主管,典型香港醒目仔,專為身邊人解決辦公室遇到的奇難雜症,歡迎讀者來電郵查詢難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