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

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

賞螢變殺螢 「再見螢火蟲」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23年前日本動畫《再見螢火蟲》,令人對黑夜間的漫天螢光充滿幻想,開拓了每年仲夏夜賞螢火蟲的商機。

踏入7月暑假,每逢周六又是旅行社大搞賞螢團的高峰期,然而過去數年賞螢變殺螢,相機「左閃右閃」令螢火蟲無辜失明,賞螢熱點之一的大埔滘自然教育徑,螢火蟲數量更由08年的60至70隻,急跌至今年僅餘10隻。
近月周六大埔滘有多熱鬧?旅行社推包晚飯的「99元夜探螢火蟲生態遊」、「169元螢火蟲生態導賞團」;連教協也辦「138元螢火蟲浪漫之旅」。
大埔滘餘10隻 館長心傷
「一個周六,可以有500至600人,都不用幾百人,一條路有幾十人已經夠迫;旅行團還好,最怕是大公司包團,不是來一架車,是一下子來4架旅遊巴,為確保不走散,又用『大聲公』嗌咪……」資深生態導遊劉文忠說。
劉指,為避走人潮,本月初曾把賞螢團改道新娘潭,但幾乎落空而回,最後才看到幾點螢光,尚算有些驚喜。
不單新娘潭,即使是大埔滘也可能落空而回。香港螢火蟲館館長麥肇峰指出,08年大埔滘自然教育徑統計,有60至70隻螢火蟲,但之後一直減少,今年統計更只餘10隻,「都很心傷!」麥慨歎。
麥強調,從來不鼓勵夜遊螢火蟲熱門地點,除非是有管理,像參觀米埔般,否則一窩蜂的觀賞必造成滋擾。
麥指出,並非大埔滘環境出問題,而是螢火蟲受光干擾,尤其是電筒和閃光燈的影響。劉文忠也稱,很難控制賞螢團參加者,他指:「你叫唔好,但總有會有人專登篤穿蜘蛛網;你叫不要用電筒亂照,偏會周圍照;叫不要用閃燈,當然不會理你。」
見一點光 團友輪流拍照
劉續指,生態導賞團還好,看不到螢火蟲,還可以觀賞蛙、蛇和蝎子等;但旅行社標榜螢火蟲,要「交差」,結果只見一點螢光,已急急捉着給團友輪流拍照。
麥肇峰解釋,螢火蟲的複眼有感光功能,無論是電筒或閃光燈,足以閃到牠們失明。他說:「每一閃就好像刺牠們一刀!」劉也坦言,夜間若不用閃光燈,肯定甚麼都拍不到,一般會建議參加者下次有腳架等合適器材才拍照,而且會帶備之前拍到的螢火蟲靚相送給團友,便不怕沒照片留念。
缺乏管理 踩石恐殺蟲卵
人來人往也是螢火蟲的致命傷,麥肇峰說遊人行過石頭,踩過青苔,可能正正是螢火蟲產卵的地方,蟲卵隨時都被踩死了。
劉又指,暑假無節目,家長覺得賞螢團好,但常見小朋友不耐煩,過程中嘮叨着甚麼時候走。
但他認為,志不在賞螢,相比日日獃在家中,生態團是很好的親子活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