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

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

私房錢效應

http://hk.finance.yahoo.com/blogs/raymond-so/%E7%A7%81%E6%88%BF%E9%8C%A2%E6%95%88%E6%87%89-235255627.html

在經濟理性的角度看,不管這一塊錢是如何得來的,一塊錢就是一塊錢,因為一塊錢的購買能力都是一樣。可是在實際上,人對金錢的態度是取決於金錢是如何得來的,假如金錢是辛勤的賺來的,人們會使用得比較小心,可是金錢若是由其他途徑得來的,人們的取態會比較進取,而且在用錢上更會比較慷慨。這個現象叫做「私房錢效應」,意思是人們會將突然得來的財富當作一種獎賞,既然是額外得來的,人們的珍惜程度會比較低,也就更願意將之花掉。

以前有學者做過這樣的實驗,發現人們喪失了一塊錢是不高興的,但假如這塊錢是人家送贈與的話,這個不高興會很快便減低,但假如這塊錢是辛勤工作得來的話,這個不高興會維持著很久,而且更往往不會減低很多。不少人都會每個星期購買六合彩,在數學上購買六合彩的期望值自然是負數,中獎的機會就是不高,但當人們中獎時,不少時候其得到橫財的興奮會蓋過理性,所以人們會往往因飛來橫財而性情大變,結果有不少悲劇都是由中獎開始,這些就是「私房錢效應」作祟的影響。
所以我們要明白「私房錢效應」,假如真的中了六合彩時,最好的辦法是將得到的彩金先儲起來,待一切都平靜下來再作打算,理由就是不要給「私房錢效應」有發揮的機會。而且將這些「私房錢」暫時儲放,也可以給主人翁一個詳細計劃的機會,重點是不讓「私房錢效應」有影響的空間。
其實若果我們將「私房錢效應」引伸出來,我們可以說假如年終花紅超乎預期,人們就有誘因去「獎勵」自己,結果在花錢上會比平常豪爽,這也是由於花紅多於預期是受到「私房錢效應」影響。
那麼要怎樣應對「私房錢效應」?「私房錢效應」只是說明了人面對突然的財富的取態,並沒有對「私房錢效應」標纖成一種負面,我們也要明白無論金錢的來源,花錢還是要節制一下。
蘇偉文
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