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

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

陪你睇樓──北角∕北角半山

從維多利亞公園到(魚則)魚涌公園及模範村之間,是北角的範圍,雖然當中有天后、炮台山及北角三個港鐵站,不過這一片相連的平地並沒有明顯的分野,所以筆者視之為同一地段;對上的寶馬山山麓地帶都有一片樓價較高的住宅區,一般稱之為北角半山。北角繁盛程度及商業價值不及銅鑼灣,樓齡大體上比(魚則)魚涌略高,不過基於其特別的地理環境,部份住宅的呎價都可以過萬,同時間有些舊樓平起上來也可以低至五千多元,在港島北岸都可算是較低,這種樓價懸殊的現象值得研究。



樓價最高的當然是北角半山,可以與東半山及大坑相比,即使規模較細的小屋苑或單幢住宅,樓齡即使達三十年,都一樣可以開到過萬:
其次是港鐵站上蓋而同時享有海景,有天后站柏景台,炮台山站康澤花園、富澤花園、豪廷峰,前者向著維園,後者建在山腳墊高,都可以享有海景。反而北角站港運城及樂嘉中心,海景受阻,所以呎價就遠遠不及了:
北角三大臨海屋苑,雖然樓齡偏高,但由於單邊向海,加上實用率接近九成,所以樓價亦可以接近一萬:
餘下是沒有特定賣點的中小型屋苑以及舊樓,呎價就較上述有賣點的屋苑為低,舊樓之中新都城已經算是質素較佳,都只能夠做到五千左右,等而下之的單幢舊樓,價格就更低了:
列舉眾多不同檔次及價格的數據,其實是反映在個別差異較大的地段,樓價懸殊是合理的現象,而決定樓價高低以至投資價值的,並不是某一兩個條件,而是要綜合而論。單位面積大,有海景,近鐵路站,樓齡不太舊,這些都是賣點,越多賣點就越有投資價值,比如北角半山樓價之所以較高,是因為單位面積大及有海景,就抵銷了樓齡舊及遠離交通及購物設施的缺點;近車站及有海景,最好兩者兼得;甚麼賣點都沒有,就只能跟隨大市;再差到連居住環境都欠佳的話,是港島樓又如何?
北角另一需要注意的是市區重建,除了零星的地盤如明園西街或新東方臺外,海旁油街地盤已拍出,北角村尚待勾出,這兩幅大地皮發展後,都有助於區內改善社區及增加商業價值;而另一規模較大的重建區為繼園街兩旁,繼園街以東已由新世界統一業權發展,以西則仍在進行收購,再往西隔著丹拿花園,是房協丹拿山村地盤,據說計劃興建「白金長者屋」。這些地盤地勢較高,有機會享有較佳景觀,相信樓價都以一萬以上為目標,間接令到區內樓宇增值。
北角大部份地方都已成熟發展,未來社區改善就有賴區內重建項目帶動,不過變動很慢,期望以之帶動樓價實在不設實際,所以選擇物業時,都是以「現狀買入」為原則:現時可以接受的,幾年內都可以接受;現時條件欠佳者,買入博收購恐怕有排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