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賣教科書是否真的「好好賺」?經常寫文上電視批評寡頭壟斷、監察公共事業、處處為消費者著想的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說﹕「1989年我開始為麥美倫出版社寫經濟科書,2003年麥美倫站不住腳退出香港,我的書的版權就賣給了新亞洲出版,2010年新亞洲也賣盤了,版權現在屬時信。你說,如果這行是好賺的話,為什麼老牌出版社會不斷退下,行業會萎縮不振?」
林本利指出,教科書出版商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四五十家,萎縮至現在只十多廿家,當中有兩方面原因﹕
一,行業萎縮
「七八十年代學校每個年級學生人數達10萬,現在則只有5萬人;出生率下降,學生自然少了,市場空間也相應縮窄。另外是學習模式的改變,現在的學生都不看教科書,只看筆記,只看marking note,或者只上網搜尋資料,甚至索性去補習,教科書有太多替代品;還有買舊書、複印書本的問題,現今出版行業變得愈來愈沒有保障。」於是,甚至有出版社轉型辦補習社的情況。
市場萎縮,競爭變大是必然現象。「一些大科目,譬如經濟科,一定多書商爭出,可能多達6間去爭,但最後最多只會有兩間成功,因為出一套教材,起碼要有過百間學校採用,才可回到本。」以香港現在不足500間中學計算,的確頂多只可養活兩三間,被篩出來的書商,林本利說,絕對會血本無歸,這正是行業經營困難的癥結。
二,入行障礙
「出版行業的本質,原為可競爭市場(contestable market),因為很多工序都可以外判,經營者毋須投資太多,本可自由進出。不過自教育局設立送審機制,就如為行業落下一道entry barrier,出版商不是隨時可加入,亦令現存出版商經營成本壓力大幅加重。」
所謂「送審」,就是教育局會要求書商於新學制和課程改革實施前,將已開發的完整教材整套提交審批。以新高中學制為例,書商實際於2006年已進行教材開發,2008年已將中四至中六三個年級的教材一併完成,送往審批,這筆預先投入作為教材開發的資金,以數百萬甚至過千萬計。而這筆投資則要待新學制推行三年後,即新學制的中四至中六完全投入推行時,才能整套開始售賣。前後經過六年,書商才有望回本。不過一旦教材不為學校採用,賣得差,之前投入的,以及這幾年來的營運成本就會全部付諸一炬。
開發成本高
林教授再用實例說明﹕「若一本書賣100元,作者會有10元,書店得10元,書商有80元,看似利潤好大,但這80元,要用以支付印刷費的10元,還有編輯人工、推廣工作、舖租等開支,而之前開發教材所投資的還未計其內。」書商實際賺到多少,大家可以一齊計計數。
「有人提議,不如由政府去出教科書,如果這筆錢真的由納稅人去付,我敢說,一本教科書豈止賣百多元,是幾百元一本!書商是經過累積多年營運經驗,盡量減省成本,書度、用紙、用墨等等,計過度過,才可以維持這個成本水平。由官員去辦,大家認為還會絞盡腦汁去節省成本嗎?」
長遠解決書價太貴問題的方法,林教授建議,應由檢討送審機制著手,放寬教材送審,不要經常改學制,減輕出版商開發成本壓力,讓更多小書商有機會入行,讓行業生態變得更健康,百花齊放。
文 黃文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